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侯奖”之路》 - 谭秋民分享会实录(20000字)

谭秋民 蚂蚁摄影
2024-08-30



 蚂 | 蚁 | 摄 | 影 |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我的“侯奖”之路-一位摄影大叔的成长过程》

蚂蚁隔壁班--谭秋民在线分享会声音版

特别鸣谢:

语音整理:玫瑰之上


蚂蚁隔壁班的各位同学晚上好。感谢令胡老师的邀请,让我有这么一个机会,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跟大家聊聊摄影。其实我跟蚂蚁摄影,还是有缘的,因为在我2009年学习摄影以后,当时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一些网络进行交流、参加比赛的。当时我发现蚂蚁摄影在众多的这些摄影平台当中比较特别。我印象非常深的,当时还没有微信的,是QQ群。因为当时蚂蚁摄影我记得是一批纯民间的,喜欢纪实摄影人聚在一起,一起聊纪实摄影,很纯粹,当时我记得是有这么个印象的。所以我也算是一次回归。

也正因为我非常认可这个蚂蚁摄影的理念,所以我其实是参加过两届蚂蚁摄影奖的。我看新的一届比赛征稿已经出来了。我还是非常幸运的,两届都入围。第一次好像是第二届,当时我记得是吴家林老师是评委。所以我对蚂蚁摄影还是比较有缘分的。

今天的这个分享是关于“侯奖”的,其实说句实话,刚才令胡老师把我的一个链接发给大家,就是《十年·刘祠堂背》,我其实跟其他两位老师有很多共同点的。王士杰老师我们比较熟,都浙江的。去年11月份,我们还在丽水摄影节商量拍摄项目。因为我们两个都是义乌工作坊的学员,还在拍义乌,导师是任悦跟傅拥军老师,我们还在商量这些事情。

我们还有一个什么特共同点呢?就是我们都有一个至少在十年以上的拍摄的项目。所以本来分享这一块的话,我可能会更加顺畅,得心应手。特别是我想接下来这个应该是王晓岩老师,他分享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共同点。

下面我还是介绍一下我自己。我这次分享主题里面贴了个标签是“摄影大叔“,因为,我应该是属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摄影群体一员,就是身背单反的中国大叔。

我出生在浙江丽水,现在工作生活也在这儿了。丽水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可能有一些同学都来过,因为丽水有个摄影节,丽水也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所以这里我感觉有得天独厚的摄影生态。再过几年,就是我的本命年了。

我是2009年12月买了单反相机。跟着当地的几位老师学习摄影,开始就是拍拍民俗风光之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为以后的退休找点乐趣。后来越拍越有兴趣。特别是在碰到傅拥军老师以后,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大概在2011年底,开始学习纪实摄影,开始拍专题,直到现在。

从1月11号接到令胡老师的邀请,我就开始准备,但是也很煎熬,为什么呢?一方面,我本身就想这次比赛获奖以后,评委的一些点评,一些影友的反应,我准备做个梳理、总结。正好要做这个事。令胡老师让我做这个分享呢,也要准备,不过还是有一点煎熬,一方面想早点结束把这个任务完成,另一方面呢,又想好好准备,多给我点时间。

今天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一下我这个身份呢?这个同今天的分享有关,因为我非常清楚我们这个群体学摄影这一个历史背景。我们这批大叔大妈,学摄影碰到的问题,困惑,我也是比较清楚的。另外,我还想说明的是,我知道蚂蚁摄影通过这几年大家不断的努力跟培育吧,加入这个群体还是有条件的,所以这里面肯定是藏龙卧虎,高人很多。我想我这次来分享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那么,今天我讲的都是基于我的认知水平,对于讲到的经典或者艺术家,更多的是拿来主义,没有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说的不对甚至谬误呢,在所难免。好在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自圆其说,所以,我这里分享的或许就是自圆其说的理解,甚至说我通过这些理解,创造了今天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歪打正着。那我想呢,只要有结果,过程就不用纠结。这是我的看法,这里也做一个说明。

下面我就进入正题,令胡老师给我的正题是我的“侯奖”之路,副标题“谈谈我的成长过程”。后来我在准备过程中,发现时间不允许。我现在这个框架已经改了好几次了,所以我想把主要部分先讲,就是“侯奖”之路。说起“侯奖”,我是参加了两次,我看很多人都参加过两次甚至3次,王士杰老师他也是两次。我第一次是2017年第六届,第二次也就是去年获奖的第八届。第一次是入围,我记得当时没有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的,只是一条消息,公布的是获奖名单,没有公布入围名单。所以,我看到公布名单里没有我,我也就没在意,因为当时好像入围不需要调大图的。后来组委会给我寄了两本作品的画册。我打开看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入围了。

我参加了两届“侯奖”,其实就是一个大的专题,也就是“宜家系列”,这个笼统的讲就是一个大专题。那么,尽管都拍自宜家,都采用了这个纪实的手法,但两组作品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风格是迥异的,当然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先看第一组作品。原来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家的畅想》,后来改名叫《宜家剧场》,那么这组作品入围了“侯奖”以外,蚂蚁摄影奖也入围,还有就是第二届浙江省纪实摄影大展。

可能有的同志刚加入来听的,对作品我所以就简单的放一点,这个大家看一下。


其实拍这组作品,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从学习摄影,到做纪实摄影以后,我每年都会考虑选择一两个专题进行拍摄,也就是新开项目。因为,我一般都拍长期项目比较多,那么,新项目同原有项目要考虑平衡。主要是精力和时间的分配,因为我还要上班。实际上现在我们做纪实摄影,应该说也是赶上一个好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拍。但是,人的精力、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都拍。

很多人也问过我,你在丽水工作,怎么会跑到上海拍宜家?其实我不是特意的,因为我小孩在上海工作,所以我经常会去上海,而小孩居住的小区,它边上就是一个宜家商场。上海一共有三个宜家商场。那么,去过宜家的人知道,宜家除了卖家具,它还有一大特色。什么特色呢?就是它的餐厅,它的餐厅食品还是蛮经济实惠的。我会经常去餐厅吃饭。其实上海本地的一些老年朋友,也都喜欢去这个餐厅。甚至我查到资料,说宜家的餐厅一度成为上海老年人的相亲角。我还看到有老年人在这里因为争风吃醋,在餐厅大打出手的照片,非常有意思。

那么我去宜家餐厅吃饭呢,也会顺便去商场逛逛。因为,以前看到过拍宜家的照片,所以,出于一个摄影师的敏感,我在逛商场时,会留意一些人物的动态。我发现,很多场面,还是非常有画面感,我就随手用手机拍过一些照片。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我就决定拍这个项目,可能那年也没有什么好的项目吧。我从2009年开始学习摄影,到了2014年,我对拍摄项目都会做一个评估。不像以前有项目就开始上,就开始拍。做什么评估呢?一是看有没有时间和精力;这个作品要拍到什么程度;它有什么意义等等。评估好以后,还要做个桌面调查,就是看看中外有哪些与宜家有关的作品,他们大概拍到了什么程度,我有没有这个新的切入口,我的视角或者拍摄能不能比他们好,这些都是要调查、分析的。

等所有问题想过之后,我还是决定拍摄了。理由非常简单,也就是一个,我认为可以试试,或许拍的比其他人好。当时好像就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没有说想到一个什么新的角度啊,没有的,就是按照这种传统的拍摄手法。决定拍以后,我每次去上海,就带上小相机,就有意识地去宜家转。大概是2015年的下半年正式开始拍,2017年拿出作品。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

那么,我想今天分享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我平时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名摄影大叔吧,怎么会拍出这样一部“重口味”的作品?所谓“重口味”,就是像这届“侯奖”评委之一顾铮老师说的,有强烈观念色彩的摄影作品。

说这个问题,可能还要从2017年第二届浙江省纪实摄影大赛说起,当时的一个评委,就是我们浙江摄影出版社的郑幼幼老师,她是一位非常可爱,有着中国古典美的著名图片编辑。国外有很多著名摄影大家的画册都是由她引进国内的。她当时写了一段评语,我把这段评语发上来。

 “照片拍的很流畅,画面感自然而舒展。商场内模拟展销的家居空间与真实家居空间之间形成一种融合的错觉,是比较讨巧的切入角度。专题在画面处理上把握到位,如果说还有点缺陷就是:这种宜家剧场式的视觉策略太讨巧,很容易被众人采用,因而特别容易造成个人创作的辨析度不高,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个性化的阐释会更显得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作品。

这段评语。核心意识很清楚,也很明确。就是照片拍的不错,就是没有个性。

说到这里,我可能要交代一个背景,就是我自从开始学习摄影以后,对于一些批评意见,或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还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是你提升作品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同蚂蚁摄影的宗旨也是不谋而合。

郑幼幼老师提出的就是我这个作品要怎么有个性化问题,要有个人的识别度。一看这个就是我的,不是别人的。的确,宜家题材,中外摄影师拍的很多了,这个我在项目开始做桌面调查时,已经非常清楚。

针对郑老师的问题,我就开始思考和分析。这里呢,因为原来我准备今天的分享,前面还有一个部分的,就是我的成长过程。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简单说下。我2009年开始摄影到今天,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9年到2011年期间,跟我周边的很多朋友、影友差不多,都是从沙龙摄影起步,跟着老师去采风、去创作,拍民俗、拍风光,如果没有遇到好的场景,就采取摆拍。第二个阶段,从2012年到2014年左右,我转为拍纪实摄影,并且以拍专题为主。第三个阶段,大概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我对专题有了一定的把控以后,我会对同样的专题,我会尝试不同的拍法。

我还是以相应的专题来说明,比如讲拍丽水小巷,前面令胡老师给大家推送的这个《十年·刘祠堂背》,实际上是丽水七条小巷当中的一条,这条小巷是2012年开始拍的,到去年正好十年。那么,我拍这个小巷,是用了田野调查,包括人类学的一些知识或者方法进行拍摄。在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后,我用另外一种创作模式,拍了同样是丽水小巷的高井弄,就是我的第一本画册《高井弄》,虽然都是丽水的历史小巷,但拍摄手法完全就不一样。类似的专题还有:我拍过丽水乡村春晚专题,丽水是乡村春晚的发源地。我同样用传统的手法在做乡村春晚的记录,但同时我又拍了一个,我认为还是有一定观念的专题,也是乡村春晚的,它的题目《乡村的文化地标》。那么拍宜家也一样,我会很自然地做这方面的思考。但是,说实话,在看到郑幼幼老师的评语前,我对宜家专题并没有想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去宜家拍摄毕竟不是很方便。

讲这段的意思,我想说从2015年开始,我在做专题拍摄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做一些手法、理念,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所以针对郑幼幼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开始认真分析和思考。首先,所有拍过宜家的中外摄影师作品,包括新闻图片,我又看了一遍,其实大部分图片我在项目开始前都已经看过了。无非根据我自己的作品,又进行了一次对照和梳理,感觉我拍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感觉提升空间不是很大,更不用说突破了。那么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应该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拍法。

还有什么拍摄手法?特别是要加入个人标签?这个时候,很容易想到,也是很多摄影家,或者艺术家走的一个路,就是用非常强烈个人观念表达的那么一种拍摄手法。那么实际上就是从经典的艺术作品,或者其他艺术门类去借用,或者是解构的创作方式,那么这种创作方式实际上是在当代艺术中是比较常见的。

我前面讲过,我就是个摄影大叔,实际上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训练,也不是摄影或艺术科班出身,只不过是会在这方面做一些琢磨和学习。所以这个尝试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可以说有过很多的尝试。只不过我可能还是比较幸运,在尝试过程当中,找到了一个出口。时间关系,其他一些尝试我就不多说。就讲我最终这个出口的产生过程。需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出口的产生,它是多种因素或者说各方面的因素促成的,并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努力出来的。什么意思呢?在这个出口出来的时候,是有高手指点,有专家给我出谋划策的。靠我自己的力量,我坦率的讲是不会走出来,或者只能在一个粗胚、萌芽状态,那么要成为成品或精品,还是需要有专家高手来指点。现在我把《宜家剧场》的作品阐释发上来,大家可以看一下。

“《宜家剧场》将我们活生生置入一个现实与理想、真实与虚构并置的离奇世界。当一群群互不相识的消费者步入家居市场,闯入我的镜头,就如同情景话剧中根据剧情设定按部就班的演员,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极具观赏性的《我爱我家》片段。通过我组织的这些分镜头“剧照”,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真实的中国家庭中场景,但它们又完全虚拟地存在着。这些无需任何导演排练的默契“演出”,由商业社会出品,构建的是一个关于真与假、物与己的荒唐故事。”

这个阐释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这个跟我后期的拍摄方法是有关系的,我在拍摄《宜家剧场》这个专题的后期,我越来越感到,我面对的是一个剧场,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幕幕生动的活话剧,这些来来往往的顾客就是登台表演的“演员”,只不过这个表演是没有脚本,也不知道下一幕会是什么。这就不由让我想起当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叫《谢天谢地你来了》。对这个栏目不知道大家还是否有印象,是崔永元策划的。看“演出”成了我的一种观看方式。因为当时崔永元这个栏目就这样子的,他就是请那些名人不告诉他剧情,让他打开门以后,根据里面的演员,按照里面的演员需要配合演出。而我在宜家一个个样板间看到的场景,就像一幕幕演出,而且一拨人走了又来一拨,“剧情”和“演员”又充满不确定性,非常刺激和有意思。再一个说实话,是拍累了。我原来的拍法是用抓拍、盲拍,还有偷拍这三种手段,整天在商场转、不断走动,捕捉我想要的瞬间。这实际上是非常累的,而且,精彩的场景不是随时有的,人就容易产生厌倦和困乏。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就会跟其他顾客一样,坐在沙发甚至躺在床上休息休息,但我又怕错过精彩的“节目”,这个时候,我开始把相机放在样板间的一些角落,然后呢,这个手机是有遥控的,因为现在很多相机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就是你手机可以遥控拍摄。我当时就是图个省力吧,没有现在这个想法的,这个我坦率的讲。就是图个省力,我走累了,又看到这么一幕幕的场景,觉得蛮有意思,那么就把相机放在某一个角落,然后对好镜头,甚至是这样的,这波客人走了以后,我就趁没人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镜头都对好。然后人就在边上等,看这些进来的顾客,我就称之为演员吧,他会进来是怎么样一番表演,那么我就在边上拍,就这么简单。

后来这样拍呢,我觉得有几个好处:一个是图片质量高,因为我这个相机把它放在角落,就类似于一个三脚架,因为在宜家是不让带三脚架的,开始还可以,后来因为有大量的拍婚纱照的,拍毕业创作的,已经影响到了宜家销售体验,所以工作人员看到了三脚架,就会跟着你,你如果支起来,他就把你劝掉。这实际上是不给你拍,当时我开始拍宜家的时候还是允许的,因为当时他宜家有个标志,就是有一个挂着照相机的标志。那么这个照相机的标志实际上就是允许你拍照,后来这个标志画上一个斜杠了,意思大概就是不允许你拍照了。所以,我就把这个小相机放在一个隐秘处,就是用自己的手机遥控来拍了,当时已经做到这一步。后来发现这个质量比较高,拍出来画质比较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呢?就是避免了我直对拍摄对象的一种胆怯心理。因为毕竟在商场距离还是比较近的,你直接对人拍的话,心里还是有点障碍的。后来我发现还是这样拍更加真实,甚至非常搞笑。当然,这样拍,还有个很大缺点,因为是守株待兔,说难听,有时候半天碰不到一个好场景,拍不到一张照片。所以,我后来基本上是切换的,拍累了,我就用这种模式拍拍,休息好了以后,我又拿起相机去转,基本上是这种交替吧。

那么在用这种守株待兔拍的过程当中呢,我倒是真的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科技的神奇。因为我有时候拍着,我自己也觉得好笑,有些场面真的很荒唐,很搞笑的,特别是在同他们很近的距离状态下,他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这个就非常搞笑,非常有意思。后来呢,因为我是守株待兔的嘛,有时候我会也坐在那儿休息,在那儿休息以后呢,因为他那个顾客来来往往,是不确定的,你也没法阻止他,有时候一些顾客来的时候,因为我也坐在那里面,看到场面又很好,很想拍,那我就用手机摁下来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有我的个人在照片里了。而且这个拍了以后呢,坦率地讲,当时是被动的,后来我看这也蛮有意思的。我开始拍我个人是躲开的,后来我就干脆,我是不是也可以主动进去拍几张?结果发现这个科技太神奇了,就是我走近他们很近,他们也浑然不知。


就如入无人之境,你怎么拍,人家都没发现。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很多顾客会对着标签拍,那么我实际上也可以对着标签拍。别人以为我在拍标签,实际上手机里面的画面是我跟这个被拍对象,是这么一个情况。那么到此为止呢,还没有说产生一个拍摄主题思想出来,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好玩有意思。拍回来后,我就在电脑里看照片,看照片是按照顺序看的,就是有我的,也有没有我的,就是说是一种混杂状态。不过它却成为另外一个风格的一个朦胧状态。应该这么讲,感觉有点异样,但是没有形成明晰的这个主观思想,这样行不行?心里是没有底的,那么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去找一些相关资料,就是说摄影师在里面的这种照片。

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荷兰摄影师啊,我的英文也不太好,这个应该叫汉斯·艾凯尔博Hans Eijkelboom。因为这个摄影师我是有印象的,他在丽水摄影节做过展览,他的作品我发上来大家看一下。


这组作品我有印象,而且在展览现场,我记得可以看到清晰的一根快门线,就是他会手持快门线拍这个照片。这个照片是怎么拍的呢?我记得当时是这么表述的:汉斯这位摄影师,他去敲一些陌生人家的门,然后进去以后同这家人聊,如果男主人不在,年龄又同他有点相仿的话,他就同女主人商量,邀请他拍一张类似家庭合影的照片。汉斯假装成男主人,这样拍了一组照片,我当时看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印象很深。后来再去了解,那就多了去了,用个人身体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摄影创作的中外摄影师或者艺术家都非常多。我们国内就有王庆松、区志航、莫毅、庄辉等等老师,都有过这样的实践和创作。那么2017年当时还有一位女摄影师很火,我们中国的一位非常漂亮的女摄影师,她叫刘思麟。这个大家应该知道,她是2016年三影堂的集美·阿尔勒摄影大奖获得者。



作品大家肯定很熟悉。她的作品很显然是后期制作的,她把自己同历史名人放在一起,做一种时空的穿越,至少这也是一种创作模式。那么,后来三影堂也有个获奖摄影师,叫廖君逸的,她跟她的日本男友,也是两个人做一种自拍,也是用快门线。那么,他们这些创作的共同点在哪里呢?都是通过身体这个特殊符号,去做一些个人的观念也好,思想也好的一种表达,它实际上是一种创作模式。那么我跟他们的创作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当时心里是没底的,也没有确定的方向。但是我有一个习惯,或者是在摄影创作中得出的一条经验,或者体会吧,就是我在吃不准或者没有看清楚的时候,我会做一个事情,什么事情呢,我就向专家请教,我这个人还是比较肯学,肯讨教的。我当时大概拍了50多张,就是我在里面的。但是实际上因为那些照片很多都是无意识的,效果并不好,能拿出来还能看看的,不到十张。那么,这个时候,我就把照片给我们丽水摄影节的艺术总监,也就是我们非常有名的王培权老师看,他在我的这个摄影成长过程中,应该对我的指导、帮助是非常大的。他看了以后,他觉得可以,因为他平时我们给他看照片,他很少表扬的,一般都会给我们指导意见,还有不足,但是我这个照片给他看了以后,他就非常肯定,他说好,我就印象非常深。他说好,那么这样的话呢,我就有了一点信心。给王老师看了以后不久,我印象也非常深,我有一个机会,就是去平遥摄影节,我有一个展览,当时是个群展,唐浩武老师是策展人。因为马上就要到平遥去,王培权老师说我这个作品好,那我就有勇气拿出来。






这个是当时展览的海报,还有参展摄影师。这个项目就是我前面讲的《十年·刘祠堂背》的项目,这个项目正好要去做个展览。我的指导老师,或者说导师傅拥军老师也到我的展览现场,我们也合了张影。


这一次的群展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卢承德老师,我看他在蚂蚁这里好像也做过分享,他是非常值得我敬重的一位摄影师。他实际上70岁才开始学摄影,当时我们是13个人,他的作品是放在C位的,是最突出的位置。因为展览要用作品说话,他拍的最好。


我参加这个展览,我是有备而来,我把宜家的照片带到平遥,请专家指导。我知道这样大型的摄影节都是专家云集,机会难得。我非常有幸,我们这个群展,除了策展人唐浩武老师,学术指导是鲍昆老师。鲍昆老师实际上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这里也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向老师请教的问题,我请教一般都会有准备的,一般会带上手提电脑,或者是打印出来的照片。认认真真的请老师看,都是一个专题或者一个系列的照片。不要用手机给人家看。

这一次我把宜家的两组作品都准备好,寻找请教机会。到了平遥以后,实际上鲍昆老师是非常忙的,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去向他讨教。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开幕前一天,因为我们都准备好了以后,开幕前一天,大家说聚一下,请鲍昆老师吃个饭。由于鲍老师时间安排的很紧,只有中午有空,连晚上都没有空。那么在吃饭的间隙,应该是还没开始吃饭,我记得,我就壮着胆子,反正摄影讨教麻,没关系的。我就说鲍老师,我是这个参展的摄影师,我叫什么,来自哪里。我说我有一组作品,想给你看一下,当时我给他看是两组,一个就是《宜家剧场》,另外这个是放在后面的,当时说句实话,心里还是没底。鲍昆老师看第一组的时候,我看他没有什么表情,也就淡淡地说,宜家好像拍的人也很多吧,国外的也有,他就这么说了一下,也没看出他什么表情。但是,我给他看第二组的时候,鲍老师好像有点激动,他反复看,然后又回头再放一遍。这个时候我感觉鲍老师的表情跟前面不一样。他看了以后,他就问我,他说你拍了多少张?我说拍了50多张,他说那你50张都拿出来。我说我拍了50多张,但是拿的出手的,就当时八张照片,我说就这八张,他说这样啊,他说这个可以拍,他就跟我这么讲,后来就是吃饭了。在吃饭过程中,我就发现鲍老师非常激动,他就把我这个作品在饭桌上就讲了,而且很多讲的老外的名字,我听都没听过,说句实话,也一知半解的,他讲的东西。但是我从他的言谈当中,我感觉到我这个作品可能还是比较好的,当时只是这样感觉。分别的时候,鲍昆老师简单讲了,这种拍法所产生的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以及它的意义,可以反映的问题等等。我们还简单讨论了一下,也就这么结束了。后来到了第二天,我印象非常深,唐浩武老师找到我,他说鲍昆老师要你的照片,因为,当时我跟鲍昆老师没有留下什么联系方式,因为他是一个知名的摄影评论家、策展人,我也不好主动去要联系方式,所以,鲍昆老师只有找唐浩武老师问,要我照片。唐浩老老师跟我说,是这么一回事,鲍昆老师在那一次平遥摄影节上有一个论坛的,这个论坛,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是他跟詹姆斯·雷默有一个对谈,主题是《后摄影时代》,这个对谈当时说好的,两个人不用具体的摄影师举例,然后做一个论坛,是放在平遥最大的一个,“再见平遥”的一个报告厅一号厅。鲍昆老师到了平遥以后,雷默跟他讲,他有一个很棒的摄影师作品,需要在论坛上展示。他需要在对谈当中举这个例子,那么鲍老师,他说我没准备的,你有这么一个摄影师,那么他说我是没有这个准备的。后来鲍老师就想到了,头一天就是看了我的照片,所以他就要我这个作品去跟詹姆斯·雷默对话,所以就把我这个照片就要去了。

这是2017年丽水摄影节詹姆斯·雷默接受国内策展人释藤的采访

那么要去以后,那我就跟踪上去啦,这个时候对吧,机会难得啊,我就找这个论坛的时间,就赶到现场。






这个是当时论坛现场照片,是这两天从数据库里找出来的,我当时也就拍了这三张照片。当时也没这个意识就随手拍了一下。从照片可以看到,那么大的报告厅爆棚,鲍老师就把我的照片放出来,去跟詹姆斯·雷默去对话。这次论坛结束以后,鲍昆老师就跟我说了,他说你马上认真的去拍,因为我已经把你这个创意或者说这个专题已经公布于众了,因为你的完成度是没有达到,必须赶紧去拍。鲍昆老师给了我一个时间,他说这样,2017年11月份是丽水摄影节,你必须在丽水摄影节上完成这部作品,一定要达到展览的完成度,他说我帮你挑照片,你一定要在这个摄影节上做展览。而且,鲍昆老师还对于我的这个拍摄做了一些具体的指导。你们看到我所有作品的服装是统一的,这个就是鲍昆老师给我定的。我当时给他看的照片,基本就穿这个服装,他说你就穿这个服装。所以,你们看到我没有冬天的这个场景,基本上是春、夏、秋,因为在宜家,你如果冬天穿个T恤是很诡异的,会有影响,引起别人的警觉,所以我都是在三个季节拍。因为服装是统一的,看似好像是一次拍成的,实际上是几年拍成的。鲍老师给我提了几个规定动作。一个是低头看手机,你不要东张西望;第二个叫我只有坐着或者蹲着;第三个就是站着,其他的姿势不要有。后来我有躺着的,这个是后话,本来我还有一些尝试的,今天时间关系不展开讲。当时鲍老师就给我规定了这些动作,而且给了我任务和时间。那么接下去就是我的事情,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因为他也跟我讲了大致这组作品的主题思想跟理念,我心里就有数了,我就按照鲍老师当时给我的这个指导去拍了。


2017年9月19号吧,当时这届平遥摄影节开幕,到26号几号结束,后来就国庆了,我就到上海,我记得是拍了八天,除了七天长假,我还调休了一天。然后宜家开门,我进去,宜家关门,我出来,中间吃饭休息都在宜家里完成。我记得我还办了一张会员卡的,吃饭什么好像有点优惠,如果不是节假日的话,那里咖啡是可以免费喝。

然后我会在上海三个宜家里转,因为在一个地方呆久,我怕工作人员会引起一种警觉,是不是你老是在转干什么?另外,在一个地方拍久了,也会有点厌倦,我就三个宜家轮流转。但是都是早上进晚上出,开门进关门出,因为目标也明确,方法也有了,指导思想专家也肯定了,那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当然,鲍老师也实现了他的承诺,我在摄影节前二十天左右,我就把这个作品打包发给鲍老师,鲍老师就认认真真的把我挑了36张照片做展览,而且我提出,请鲍老师能不能给我写前言。鲍老师一口答应,因为那个时候鲍老师跟我讲,他已经不帮个体摄影师写评论,写策展前言了,他说我的他愿意写。而且非常让我感动,他分文未取,完全是他因为喜欢我这个照片帮我写的,这个我真的非常感动。

我把这组作品也发上来一部分,可能有些刚来听课的,他对我这作品还不了解,包括我这里有的是后面拍的,包括疫情,你看戴口罩的,我也发上来。更多的照片要到官网看,那里比较多一点。


那么到此为止,我这个作品就算正式出来了。回头总结一下,我感觉一个,当然离不开我们摄影人要去实践,去探索,那么真正要从一个萌芽的东西变成一个成熟的,甚至是一个精品的话,我认为离不开有国际视野的专家指导和帮助。特别我觉得像我们这种纯粹从业余爱好开始的人来说,我感觉尤为重要,这一部分我想就分享到这里了。
 
下面进入第二个话题,就是对话经典,寻找当代摄影的源代码。说句实话,这次分享,我就到前面可以结束了,我应该是完成任务了。那么这个话题是到很迟才把它交给令胡老师的,为什么呢?这里我要说明,免得误解。就是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是肯定不合适的,因为群里有很多高手和老师,他们比我肯定理解的透彻,也讲的好。所以,我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放上去又不放上去,这个纠结在哪里呢?一方面我在我前面分享当中,我自己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特别向经典学习,而且,通过这一次作品的转换,我去了解、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其实很多摄影师或者艺术家,都是走这条路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现在对一些当代摄影作品,存在一个看懂,看不懂的问题,所以,我就很想分享这方面的体会。又想呢,就我个人结合《和谐》这个作品的探索过程,又很想把这些体会跟大家做一些交流,所以就很纠结,一方面是怕讲不好,不应该我来讲,另一方面呢,我又很想跟大家分享。所以最后考虑是这样子,就是我结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来跟大家聊这个事情。聊这个事情,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举一个例子。举这个艺术家,跟我《和谐》这部作品的后续创作跟探索,有那么一点关系,所以这里我一定要说明,我其实讲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是勉为其难的。

这个话题怎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位摄影师的作品吧。现在比较热门的摄影师,埃里克·索斯,这个大家都非常喜欢,我也一样,那么它的一个成名作叫《眠于密西西比河畔》,我也把它发上来。



我也不是趁热度,我也没这个水平去讲这位摄影师作品的深度的东西,我只是说跟今天我要说的问题有那么一点关系。很显然,我举的这个例子,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它是个开放式的,不像我自己拍的《十年·刘祠堂背》,有很强的文献性,有具体的人物叙事。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摄影作品,所以,我自己先看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看明白。这里面就引出一个话题,引出什么话题呢?比如讲这组作品的情绪,他这些取材,组成的这么一组作品,它有没有源代码?索斯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也非常好玩。值得思考的事情,当然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去探索它的源代码。我这里我们挑出一两张照片看一下。


这张照片非常有名,如果你看了原作的话更加震撼,我是看过原作的。好像北京还在做他的展览,叫《我与你》。我是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看的,因为我那里有年卡的。如果到了现场去看这张大幅照片,你会发现加油站后面的森林,那块树林里面实际上是个墓地。看到这个墓地,明亮的灯光,空旷的场景,那种情绪的渲染,就更加强烈。那么这张照片,有没有这个探究的地方呢?这个斗胆的说一说我的理解。这里呢,我就要引出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著名艺术家,叫爱德华·霍珀,或者叫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他是美国的一个写实的画家,可能大家都知道,因为他是很多摄影艺术家,甚至电影导演都在他的作品当中取得过灵感。英国作家杰夫·戴尔说过这么一句话:“爱德华·霍珀没有拍过任何照片,但可以说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摄影师”。为什么怎么讲呢?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因为很多人都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这是爱德华·霍珀画的一张比较有名的画作,叫《加油站》,我把他的作品发一部分上来。


这位画家的作品,从色彩、透视到色块,非常鲜明。因为我也不懂美术,坦率讲也说不上什么。但作为摄影师,他的这种孤独、伤感、疏离的情绪,我们是感受到的。而且他画作,看去很像电影里面的一帧,你把它拿出来,就好像有很多故事可读。不像我们传统一些纪实照片,说一就是一,他这个画作真的你一张张看的话非常有意思。



我们再回到索斯,那么这两张放在一起,你说他没有联系吗?我就想问这个问题。


再看索斯的这张照片,在他的系列中为什么会这么拍?他来自哪里?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问号是吧,那么看了这个霍普的这个画作。





那我觉得这个就不难理解了,就是说我要看懂索斯的照片,我就要先了解,比如讲爱德华·霍珀当年的创作背景,美国当时时代的这些社会问题,正好碰到的一些情绪上的东西,包括爱德华·霍珀的创作风格等等,你这样去结合起来,是不是作品就好理解呢?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我们再举一个最近的一个摄影师的例子啊,我把她的作品发上来看一下。


这位摄影师在我们刚刚结束的丽水摄影节上,获得专家推荐摄影师奖,一位女摄影师。这组作品大家可能也很熟悉,也看到过。这次疫情我认为拍的比较好的照片不多,这一组算比较好的,她的名字叫也很难读,叫茱莉亚·费勒顿·巴顿(Julia Fullerton-Batten)。她的资料也比较少,我也没找出她的这组作品灵感来自于哪里。


但是我有理由推测,或者我有理由这么分析,她可能从霍普的画作里找到了灵感,当然这里我们说要像我这种判断,我自己的这种自圆其说的解读,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对这个摄影师的背景和创作背景一定要了解。这个也是当年傅拥军老师教我的,他说你要看一个摄影师作品,一定要了解他的身世,他的创作风格。那么,如果再了解一下这个茱莉亚的创作风格,我想我这种联想还是靠谱的。

其实爱德华·霍珀影响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摄影师,无论从它的美学,它的构图,他的情绪,他的整个布局等等。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讲了,我在桌面调查当中找到的一些资料发给大家看看。











那么我讲这些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很多摄影师,包括南·戈尔丁、辛迪·舍曼、斯蒂芬·肖尔、沃克·爱文斯,杰夫·沃尔等等,我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那么,我举这个爱德华·霍普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或者我为什么对他感兴趣,反复去琢磨呢?你看他的油画作品是不是可以看出几个共同点?他画的这些画作,有很大部分是在室内空间,咖啡厅、餐厅、剧场、公寓、办公室等。这些作品,我觉得就像一个剧场,像里面画的人物,就像个演员,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故事性,而且,他的这些情绪跟我是不是有关系呢?那么讲这个问题,我又要回到前面。我先发一段话。

“我是不给人写前言的,谭秋民说您能不能给我写一个前言,我说你的我愿意写,因为我觉得你的作品隐含的真的是未来世界的问题,可以揭露未来。我们原来拍摄时习惯拿着相机从取景框看出去,或者是拿着手机从屏幕,唯有谭秋民是将手机作为监视器去看,而且并不是用手机镜头去看的,而是另外一个遥远的镜头,这种方式请大家再联想,我们操控无人机拍摄是使用另外的一只眼睛在看世界,而你在操控的就是另外的那只眼睛。”

什么前面呢?我前面说,我对摄影评论家或者批评家对我的作品提出的意见,我是很在意的,那么这段话来自哪里呢?这段话是在我这个作品已经出来,而且获奖了以后,鲍昆老师跟吴毅强博士的一次对谈当中的话,鲍昆老师又一次提到了我的作品,他的一段话。他的这段话里面说了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我的作品隐含的是未来世界的问题,可以揭露未来,还有我这种拍摄观看的方式。那么我就在思考,又开始琢磨。我现在有了这种观看方式,那是不是我已经完全都看到了要看的世界呢?

当然这里我还是要介绍一个背景,因为我是学金融的,是搞经济工作的。那么我就在思考,我们当下的中国改革,应该说进入了深水期。从我经济学角度去看,很多矛盾的叠加,利益的冲撞,它都是有经济规律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发达国家也都面临过。或者换个角度讲吧,就是说发达国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是不是也会碰到,或者已经来临。特别是人的情感世界是不是也同样的道理呢?是不是也会出现霍普那个年代美国出现的问题,或者说已经到来呢?如果这样去想的话,那么这些问题,比如讲,特别是疫情之下,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艺术性的表达呢?就以今天晚上为例,有很多人在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一个现代化城市,我们或许在一个公寓,或者在一个城市的某一些角落里。我们的世界跟情感是不是都是欢歌笑语的呢?我们是不是都在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当中呢?这样去考虑或者拷问的话,那我觉得我这个作品还可以进行一个重构,或者说从霍普这里我也可以得到某些启发或者一些灵感。当然这些纯粹是胡思乱想,因为艺术有时候就是妙思奇想,就是需需要我们多去想。至于说最后结果是怎样,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会从这些角度去做一些考虑或者一些思考。那么是不是有道理,这个等大家批评指正吧,这个没关系。



那么在我做一次自我解构的话,是不是会重新有一个主观思想表达呢?当然只是我的个人一些想法,因为霍普他的场景也好,他的情绪也好,我就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借用。

为什么我举这个例子,前面我也说了,因为这种交流无法展开,不像线下,这个我只能这么说。说的不对,或者认为我是一派胡言,这个都没关系的,这个大家批评。那么,最后我把另外一个摄影师,他是完完全全地向霍普致敬的一个摄影师的一组作品发上来。
 


他这组作品很简单,题目叫《推销员》,他是一个图片故事,我是刚刚看到的,就是在令胡老师给我这个任务做分享,我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的。为什么发这组作品呢?因为他跟我今天想说的一些事情有不谋而合的地方。那么他这个作品也很简单。他是一个挪威摄影师,叫奥勒·马吕斯·约根森(Ole Marius Joergensen )我们就叫奥勒吧,他说的是在技术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传统推销员职业的没落,这个肯定也带有很多伤感的情绪,用电影的这种方式进行一个叙事,就是这么一个拍摄手法。



又是一个加油站,熟悉的味道,这个看起来霍普的加油站的确很有名。

最后我为什么放他呢?我觉得他这个作品跟我当前的一些思考,也许是不谋而合,或者是如有类同纯属巧合吧,我把奥勒的室内拍的一些照片,我把它理出来,然后带上我的一些这个思考吧,我把它合起来,我也想向霍普做一个致敬。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一个半小时。那么再次说明,我只是个摄影大叔,上面的分享也可能是贻笑大方的,都是乱说的,没关系,这个真的没关系。摄影他有时候的乐趣就在于有无限的可能性,奇思妙想。各种尝试都没关系,艺术既可以是高山流水,也可以是下里巴巴,都没关系。再次感谢到现在还听我唠叨的各位老师,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过。


这是我第一本画册叫《高井弄》,跟这个王士杰老师一起,是浙江摄影家文献丛书的一本。我把里面的一些照片发上来。下面非常欢迎大家对我的分享批评指正哈,有什么问题我等候在这里,我能回答的我都一定回答,欢迎大家提问。

【提问环节】
Q1:请问老师如何确定一个拍摄主题?有些规律可寻么?

谭秋民:我回答第一个问。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如果说是做纪实摄影,或者想更深的去学摄影的话,我认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摄影跟其他东西一样,他都有自身的规律,那么认识到规律以后呢,我觉得就可以少走弯路。什么叫规律?规律是自然存在的,不可改变,但是可以认识,我们哲学都学过。就我自己来说前面我已经提到过,就是我们如果作为一个摄影师的话,那最好老老实实的做一个专题,这个专题而且是你长期拍摄的,我曾经建议过很多朋友都试着去做一个专题,而且这个专题,最好是可以直接上手,又比较熟悉的。比如讲我拍的一条街,比如讲前面王士杰老师拍的溜冰场,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切入,至于说主题,那么你在拍的之前,当中、之后都可以改变或者确定。之前确定的话,那你就比如讲我拍老街,我作为一个文献资料,这就是一个主题啦,对吧。那么在拍过程当中,你可能会发现很多子项目,或者拍好以后大量的图片,你又会可以编辑出一个新的课题或者题目,这个都是会碰到的,但前提就是你一定要认认真真拍一个专题,为什么这么讲呢?是因为我自己深有体会。

就是说只有通过拍一个长期的专题,你在摄影当中碰到的瓶颈也好,遇到的问题也好,都会出现,然后就促使你不断去学习,去借鉴,去找资料,去向中外摄影师借鉴和学习。因为坦率来讲,现在你说要找一个没人拍过的专题,几乎是没有了,所以,我的看法,主题拍前、拍中、拍后都可以确定,但是一定要去找这么样一个自己熟悉的专题去拍,回答完毕。
 
Q2:接下来你准备拍什么?为什么?

谭秋民:首先我刚才讲了,就是说我一般都有一些长期项目,我现在手头就有很多长期项目,包括宜家,我还在拍。前面已经分享,我这个路径打开以后,我肯定还要拍,为什么这么啰嗦的讲了霍普,对他这么有兴趣,怎么琢磨,这个肯定是跟我后面拍摄是有关系的。我跟王士杰老师还在拍义乌,因为疫情影响,没有进行下去。2019年开始的,我们的指导老师是任悦、傅拥军。那么为什么拍义乌呢?因为我搞金融的,义乌在我们经济学界它是个奇迹,世界的一个奇迹,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很好解释的,它的产生背景,历史背景,它的发展与壮大。但是影像表达。据我所知,或者我的考证,没有完整的影像去反映,所以,我就非常有兴趣,而且,我们距离比较近,我也会尝试着跟前面那些专题一样,多种手法去创作,也是对我的一次突破。
 
Q3:您是60后,也经历过那一段标准化程式化的摆拍盛兴的时间,这些对您的摄影有没有产生影响?您又是怎样摆脱这些影响的?

谭秋民:前面介绍过,我学摄影开始,实际上就是个沙龙摄影师,跟着老师出去,拍风光,民俗人文也拍,后来风光拍的少,主要是拍人文跟民俗。民俗大部分也是伪民俗吧,大概是为了吸引游客那种,当地组织的这些民俗,然后呢,人文也拍一点,基本上都是那种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我原来的分享里面有这部分内容,但是时间关系没办法讲。

影响是这样的,首先开始学摄影,一个是培养了我的兴趣,第二个呢,开始学习阶段,包括对相机的把控,光影把握,我觉得这个阶段还是对我非常有益处的。甚至我们当地一位老师教我点、线、面,怎么去看,怎么透视,我都是在这个阶段去学的。后来选择纪实摄影,是因为同傅拥军老师的一次巧遇吧,在他的理念指导下,我走上了纪实摄影。而且纪实摄影,后来我发现对我感觉可能更好一点,因为我后期不会制作,相机的很多功能我也不大会用。而我又是做金融的,对经济的理解可能比别人会更加透彻,所以我拍的很多纪实摄影作品,实际上都有一种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回答完毕。
 
Q4:请问谭老师,在拍摄专题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功课?可以推荐一下需要做功课的相关书单吗?

谭秋民:拍专题之前必须要做功课,这里我明确的跟你说一下,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是体会很深的一点,为了以后你们少走弯路。那我就讲一定要做功课,做哪些功课呢?第一,你先要问问自己,你为什么选这个专题,你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你拍的专题你了解吗?第二,你能拍到什么程度?第三,中外所有的摄影师拍的,你选的专题当中有哪些作品,你要好好看一遍。因为现在的专题五花八门,有从拍一户家庭,或者自己家里的,到一条街,一个城市,一个村庄,一个河流,还有到某种情绪,某种场景。所以,你说要推荐什么书单,这个还真的不好说。那么,如果是做我们比较多的田野调查的话,傅拥军老师好像曾经有过相关的书单,可以课后去查一下。我记得《七条小巷》,这本书里面好像有提到这个相关的内容,如果你是做这个人文纪实的话。回答完毕。
 
Q5:老师从鲍帕,埃里克·索斯的作品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谭秋民: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首先我们都喜欢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还是富有一种诗意,不像我们平时的传统的纪实摄影作品,他会给我们一个开放式的一个解读空间。我前面也介绍了,我现在拍一些专题,我会两条腿走路,既做一些文献式的拍摄,使用一些传统的手法。还有一些就是有思考性的,拍出一些开放性的作品,那么索斯就是一个典范。当然,索斯是很多这种类型摄影师当中的一个,一个典型而已。所以,我现在拍的专题当中,我都会有这方面的考虑,一定要有一组开放性的引导人去思考,给大家读了以后有不同理解的,这样的作品。这就是,我想从埃里·克索斯这里得到的一些启发吧,我的回答完毕。
 
Q6:你认为摄影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纪实摄影?

谭秋民:摄影的意义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以我自己为例吧,开始学摄影,那纯粹是为了找个乐,想退休以后做个准备,找点事干干,就这么简单。那么后来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和学习,而且,我也经历过几个阶段,开始是一个沙龙摄影,这个属于风光唯美的类型,然后再进入到纪实摄影,那么,这时候我对摄影的理解肯定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个是爱上了摄影。爱上了摄影,所以呢,就不断的学习,跟推进。我还有一个习惯,前面有老师讲的,摄影有没有规律?摄影是有规律的,那么有规律,我们就去问,摄影他在国际上,它是一个怎么样一个划分跟类型,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是好作品?或者才有意义呢?这些问题都会冒出来。后来我就发现,我原来的这些风光摄影,唯美的照片,他可能不能打动我,除了当时能获点奖之外,没有什么留下来的,没有触动的地方。

转入纪实摄影我觉得就非常适合我,你像我拍的那个《十年·刘祠堂背》,他至少是有文献价值,这次丽水摄影节展览非常成功,成功在于当地那些不懂摄影的原住民,以及老丽水人看了作品都非常感动,而且都叫家人也来看,那些专家看了以后也很感动。潘科老师,我的大哥,看了以后抱着我都落下了眼泪。所以,我认为纪实摄影,如果拍的真实,有独立思考,能够有一定的厚度的话,它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这样的纪实摄影,他有时候是有力量的,这就是它的意义。我的回答完毕。
 
Q7:您的摄影历程中受影响最多的除了刚刚说的索斯还有哪些摄影师?为什么?

谭秋民:受影响最多的不是索斯,我只是刚才举了他的例子而已。我初期受影响最多的就是傅拥军老师。甚至有人说我的照片有“傅味”。傅拥军老师的作品,很平实,他自己说,他有时候拍的照片没什么意思。一开始我就学他这种风格,就是说没有什么冲击力之类的,就是很平实的去记录身边熟悉的东西,这个是我认为最早或者影响最大的。而且,他说是个田野派, 我也受他影响,因为我前期学拍专题也好,曾经起到最大作用的也好,就是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去拍我身边,我丽水的熟悉的选题,所以他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那么后来随着摄影学习的深入,借鉴的摄影师那就很多啦,中国外国都有,你像中国的吕楠,还有卢广老师,他也是我的导师,像吕楠的作品《天主教》,我也借鉴过,因为我也拍过天主教。侯登科,潘科,杨延康老师的作品,我都非常的喜欢,国外的那就更多,也说不出哪个特别影响大的,所以我也只能这样回答。回答完毕。
 
Q8:可以和我们聊聊你新出的《高井弄》这本画册吗?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了10年之久?

谭秋民:我先拍了丽水的一条老巷,叫刘祠堂背。这条巷拍摄的初期是傅拥军老师,当时在快拍快拍网的时候,它发出了一个倡议,叫“十年快拍一条路”,建议摄影师用十年时间去拍一条路,当时有30多个摄影师报名。后来据傅拥军老师讲,最后坚持的就是我一个人。他当时讲,谁能坚持就给谁做展览,那么去年他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就在我拍的这条巷,刘祠堂背建了一个临时的七条小巷美术馆,然后把我的作品做了一个展览。

我前面讲到拍一组作品的时候,我们会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拍刘祠堂背,我是田野调查的方式,大概不到100户人家,用田野调查的一些方法,比如讲家庭结构、工作、生活、宗教,个人收入,小孩成长等各个方面,去系统的、细致的长期的跟踪拍摄。他的样本是丰富和全面的,是一种简易调查式的方法。在这个拍摄过程当中,我们会做一些思考,我会想到是不是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拍法。这时候如果还是在这条巷上拍,我感觉会有点乱,所以,我就同样在丽水的小巷里选择另外一条,重新开始,包括相机都是不一样的。后来我就选择另外一条小巷---高井弄。我用新的角度拍,拍高井弄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往后退。刘祠堂背,我可以讲进出每户人家,到了后期是很自由的,而且,他们知道我拍摄的意图,他们该干嘛干嘛,所以我的照片没有什么镜头感,这条小巷是拍的细致。那高井弄不一样了,高井弄除了前期他们知道我要拍照片,很少有沟通,他们很多人叫什么姓什么,我都不知道。工作职业也不清楚,甚至很多都是过路人。那么这个拍法呢,我就是一种观看,一种抽离了那个具体的人文的东西,我就是用我自己的思考的角度,自己的这个发现,去截取我想要的画面,形成了一组在古巷当中年轻人的当下的生态,是这么样子。

刘祠堂被拍的比较早,有十年了。高井弄是后面拍的,当然现在也拍,但是这两条巷目前都面临着改造,像刘祠堂背已经人去楼空了,我的拍摄到去年底基本结束。那么高井弄也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情况。那为什么要坚持十年呢?开头是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但是到后来逐渐的跟他们就发生了一些关系,一种亲密的邻里亲戚般的关系。我如果不去,他们这些居民都会想念,都会问。所以有时候,我就不带相机,也会去转转、坐坐、聊聊。像这样的专题跟拍摄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觉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解社会,了解这个本地居民的一个出口。那么像高井弄,我还是了解年轻人的一个桥梁,所以我在单位,我跟年轻人也很好沟通,因为我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甚至时髦的用语啊,对吧,我都能够跟他们对上话,所以,这些都是我能坚持拍的动力吧,回答完毕。
 
Q9:这个项目有什么遗憾吗?如果能让你回到十年前,你会做哪些调整?

谭秋民:遗憾太多啦,好像有太多太多的遗憾,这个也很正常。学习摄影肯定是个过程的,是不断感悟、提高、开拓视野这么一个过程的。如果能够回到十年前再拍这个作品的话,首先我会把事先的调查做得更加详细。特别是还有一个就是影像的把控还要提高,还要更加讲究,对有一些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到的东西,我会坚定不移的要去拍。还有一个就是文字的记录,我现在发现很缺失,现在再回忆回去的话,有些东西都想不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遗憾,还有些人物本来努力一下都可以拍到的,没有去努力。更加遗憾的是,大概在2018、2019年吧,也就是我拍宜家的时候,我的精力分散了,所以,当时傅拥军老师讲,这个阶段本来是应该出更多片子的时候,而我却反而去的少了,所以拍的东西也少了,这是最最大的遗憾。我建议现在如果大家要选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工作做充足,做充分,最好能有这个方面的老师和专家给你一些指导、指点,这个是很重要的。好,这个问题回答到这里,谢谢。
 
Q10:可以聊下摄影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谭秋民:最大的阻力我觉得应该是相对的,比如讲你就是玩玩,就是找个乐,那么摄影呢,也没什么大阻力,拍了就好。所以说摄影的阻力肯定跟你的目标要求相对应的,比如讲,你说我要拿什么大奖。我身边的曾经有影友跟我说,他做摄影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拿到国展,他没拿到国展,那么,这个就是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困难了,是吧,那你如果说不把国展放在眼里的话,那也就没有这样的一个阻力了,是吧。

就我来说,因为对摄影的热爱,这样拍下来以后,的确有些东西想追求完美,想做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时候,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我想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你摄影走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一个开阔眼界的问题,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为现在的摄影器材,他对技术方面的把控都是自动化的,没什么难度的。但是对于你拍摄对象的理解,提炼,展现或者呈现这些的思考和感悟,它必须是要经过学习,经过别人指导的。我觉得这个就是我在摄影当中碰到的最大阻力,因为我前面说了,我的职业是搞金融的,不是做摄影的,也没有科班学习过,也没有受过系统的艺术熏陶,对吧?

那么摄影最终走向,我觉得还是要有个人的思想表达,这样才会在茫茫的大量产生图片当中,有你的识别度,有你的地位。如果按照这样要求自己的话,那么最大的阻力就在于这个自己的思想认识的高度。

怎么样去克服呢?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一个我非常幸运,我在浙江做摄影,包括王士杰老师也是浙江的,我们浙江在我学摄影的时候,大概在2011年吧,我们丽水本地,那个时候就开始有工作坊有研修班。当时像我们在浙江的话,我们国内一线摄影师、理论家,我们都可以面对面了,比如像这个鲍昆老师,当时我们丽水请鲍昆老师做研修班的老师的时候,我还是个菜鸟,没资格参加研修班,但是我们丽水已经开始做这种研修班,他已经在这里讲课了,后来像我每年都参加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工作坊和研修班。我们浙江省每年,它有两个工作坊,一个是针对我们这种的,还有一个是针对青年的,叫新峰计划。

这些工作坊,当然参加工作坊是要评选的,不是谁都可以进,但是,我有时候入选,有时候不入选的话,也会让我旁听。所以像我这样就比较早的接触到类似于像理论评论家顾铮、任悦、李楠老师,然后摄影师,比如讲严志刚、杨延康,魏壁、孙京涛、雍和、陆元敏、潘科,傅拥军就不用说了。国内应该说比较著名的纪实摄影师,我们都比较早的有接触或听他们讲课,甚至可以跟他面对面的,让我们得到指导。另外,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去旁听新峰计划的工作坊,所以也可以面对面的接触到,类似于王庆松、王宁德、邵文欢、庄辉、董冰峰等老师。甚至于我们在浙江地市,我记得像荣荣、莫毅、姜纬老师,都请来做过工作坊,我都能够参加他们的旁听或者学习,所以这个条件非常好,我几乎都会去参加这些学习。这些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自己,所以我这个大叔,实际上学习不亚于年轻人的。当然,正因为不断学习,我才有今天取得了那么一点点成绩吧,这个要克服阻力就是要不断的学习。

还有一点我们浙江摄影家协会也很好,就是会组织我们这些创作骨干,每年都会到比如讲三影堂集美阿尔勒观展,去年因为疫情没去,前年都去,而且有时候去的时候还有带队老师,像中国美院的矫健老师会带着我们去看,因为有时候我们也看不懂,白天看展,晚上讨论,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学习,这也是我怎么克服自己困难、难点的一个好的一个途径吧。我的回答到这里,谢谢。



END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

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刘翔,《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家庭影像题材研究》 
3,晨堂,《我和蚂蚁摄影以及世语新说》 
4,王雷雷,《学习摄影的新误区》 
5,安礼楠,《简明组照编辑逻辑》 
6,张杰,《伟大的传承-尤金·阿杰与沃克·埃文斯》 
7,张耀疆,《从“动物园”到街拍摄影》 
8,金晶,《跑了百来个国家不如在“蚂蚁”呆几年》 
9,唐浩武,《我拍农民工》 
10,饼,《地尽头》 
11,卓玛,《回望高原》 
12,刘强(蜗牛),《说“绿风景”抄袭,我有话说》 
13,大笨笨熊,《爱与吻-一个摄影师的自白》 
14,李岳,《摄影收藏存储与包装材料的选择》 
15,烟丝,《我看的那些有关照相与艺术的书》 
16,张宏伟,《我学习摄影的三个阶段》 
17,要有光,《手机影像创作》
18,朱昱安,《从想象到呈现》
19,李伟,《游走在边疆》
20,夏建国,《浅谈客观摄影与主观摄影》
21,戚勇,《关于手机新影像的思考》
22,滚刀肉,《让自行车回归生活》
23,袁徐庆,《空房间》-立体摄影作品的诞生
24,凌鹤,《婚礼摄影师自我身份认同》
25,白杉,《摄影书“生长”》
26,安光系,《风景摄影的历史与走向》
27,人自在,《向外放眼,向内观照-摄影与茶》
28,王福春,《生活中的中国人》
29,by5ff ,《帮你做出最漂亮的银盐照片》
30,Zhang lala,《中国摄影师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31,王庆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32,朱洪宇,《摄影人如何走进摄影节》
33,林路,《摄影画册的鉴赏与收藏》
34,王若邦,《告别单一叙事》
35,刘杨,《从人性到物性-当代静物摄影创作指南》
36,商华鸽,《拍摄死亡》
37,齐林Lin,《撒哈拉往事》
38,李巍,《有些小事才是大事,比如那碗米饭》
39,王牧,《最短的长镜头》
40,卢承德,《苏州故事》
41,袁吉晴,《宝丽来的神奇故事》
42,袁洁,《打破套路化的摄影创作》
43,李继保,《英雄地》
44,濮演,《在路上》
45,邢千里,《中国摄影简史》诞生记
46,严志刚,《时代背景下,让摄影和自己发生关系》
47,杨寒,《关于时尚摄影二三事》
48,陆祎玮,《我在美国策张爱玲展》
49,龚月强,《观展志-摄影展览带给我们什么》
50,王志平,《遍地风流-普罗旺斯的恢弘抓拍》
51,钟林春,《从摄影到摄心》
52,刘翔,《马克·吕布黑皮书-摄影的传承》
53,阴彤,《我在英国讲故事》
54,袁园,《把“当代艺术摄影”作为方法》
55,周仰,《从写实到造境》
56,路万江,《古典相机》
57,柴柴,《辛迪·舍曼:这不是自拍》
58,要有光,《如何选择适合的拍摄器材》
59,宁舟浩,《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乡村》
60,李志国,《从2024相机到“重生”系列作品》
61,王攀,《故乡三部曲:一城一山一河》
62,马语者,《熟悉而陌生的大伙伴》
63,拉黑,《从罗福平到罗福平》
64,马浩冉,《古典摄影工艺的当代实践》
65,王仁伟,《船厂农民工》
66,棉布,《培根的文脉-介绍绘画大师弗朗西斯·培根》
67,郑忠民,《摄影:阅读与写作》
68,王若地,《黑白摄影的形式、空间和技巧表现》
69,王勇,《寻找乡村照相馆》
70,赛力克 ·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
71,靳华,《视觉日记》
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
73,吴小淮《群雄逐鹿 ——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典藏与鉴赏》
74,于涛,《珠江——与河山的对话》
75,盖少华,《像之阴阳》
76,李檣,《我的故乡摄影与中国式纪实摄影》
77,邹璧宇,《一起来一次公路摄影》
78,王璜生,《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
79,刘劲勋,《 C Pluao黑碳料理》
80,张静,《记忆的图像变体》
81,王兵,《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摄影》
82,陈立群,《金石声(金经昌)一个跨界的摄影大家》
83,蛊师,《从摇滚乐到日常经验》
84,林添福,《2004-2021我拍祭龍》
85,刘江岭,《日本古建筑小史概要》
86,傅尔得,《《对话》与《在场》:当代摄影艺术在玩什么?》
87,曹梦鸽,《艺术史研究者的观看技术:从胶片幻灯片到虚拟现实》
88,张俊佳,《裸模10年-围绕摄影展开的生活》
89,严明,《江湖问答》
90,陆文鹏,《街头剧场》
91,钟华连,《从现在开始,去做一本摄影书吧!》
92,吃土豆的人,《吃瓜大会》
93,  戴显婧,《她在家-关于中国独居女性的爱与怕》
94,尤达任,《形式的内容》
95,颜长江,《我的道场》
96,王晶,《胶片是否还有意义?-谈巴黎暗房与胶片复兴潮》
97,王欢,《女巫浇酒-关于当代艺术中的神秘学热情及其修辞》
98,李明,《西北行旅》
99,赵华鹏,《手机摄影的可能性》
100,王士杰,我的《青春》(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1,谭秋明,《我的“侯奖”之路-一位摄影的叔的成长过程》(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2,王晓岩,《大汖村--二十一世纪中国村落空心化的标本》(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3,辛宏安,《图像、文本、记忆——摄影系的学术脉络》
以上主题均已完成

以下主题即将进行
104,邸晋军,《通过古典面向当代的早期摄影》
105,孙廷永,主题待定

点击查看“蚂蚁隔壁班”1-102期分享会海报集锦


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
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antphotos

分享平台
“蚂蚁隔壁班”微信群
(识别二维码邀请入群)


—【蚂蚁摄影】—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

日常事务请联系微信号 Antphoto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蚂蚁摄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